多年生草本,高1~3m。地下根莖橫走,粗壯,節上具芽,節間中空。莖中空,直立。單葉互生,排成二列;葉鞘圓筒狀;葉舌具毛;葉片長披針形,長15~45cm,寬10~35mm,扁平,邊緣粗糙。穗狀花序排成大型圓錐花序,頂生,長20~40cm,下部梗腋間具白柔毛;小穗有4~7花,長10~16cm,第一花常為雄花,穎片披針形,第一穎片長為第二穎片之半或更短,外稃長于內稃,外稃光滑,開展。穎果橢圓形至長圓形,與內外稃分離。花果期7~10月。
1.鮮蘆根:呈長圓柱形,有的略扁,長短不一,直徑1~2cm。表面黃白色,有光澤,外皮疏松可剝離。節呈環狀,有殘根及芽痕。體輕,質韌,不易折斷。切斷面黃白色,中空,壁厚1~2mm,有小孔排列成環。氣微,味甘。
2.干蘆根:呈扁圓柱形。節處較硬,節間有縱皺紋。
莖橫切面:表皮由長細胞和短細胞構成,長細胞壁波狀彎曲,短細胞成對,一個為硅質細胞,腔內含硅質體,另一個為六角形栓化細胞。表皮內為3~4層下皮纖維,微木化。皮層寬廣,有類方形氣腔,排列呈環狀;內皮層不明顯。中柱維管束3~4環列,最外列維管束較小,排列于氣腔間,外環的維管束間和內環的維管束間均有纖維連成環帶,維管束外韌型,周圍有纖維束,原生木質部導管較小,后生木質部各有2個大型導管,韌皮部細胞較小,中央髓部大,中空。
取本品粉末1g,加氯仿10ml,超聲處理20分鐘,濾過,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蘆根對照藥材1g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試驗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,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,以石油醚(30℃-60℃)-甲酸乙酯一甲酸(15:5:1)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燈(365nm)下檢視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。